2013年4月4日 星期四

核能發電是失敗的科技

科技史學者侯榭流思(Per Hogselius)的理由:
1.核能發電技術開始使用以來,技術發展一直未能突破瓶頸。
2.核能發電產生的能量,約有2/3流失。
3.核能科技原本目標是乾淨能源。技術從未成功。
4.核廢料尚無永久處理方式。
5.產生核武原料,增加擴散風險。


核工界的解決辦法則是他者化,並提出新的斷代法。
1.爆掉的屬於不同設計。
2.未來第二代與第三代技術會完美。

----
核能是失敗的科技(李尚仁)
2013年04月04日

核電爭議沸沸揚揚,任職於瑞典皇家工學院(KTH)的科技史學者侯榭流思(Per Hogselius)上個月來台訪問,分就其鑽研的核能歷史發表演講,其所探討的主題是:為何核能這種失敗科技,會被認為是因應未來的先進科技?他指出,核能發電技術於1950年代開始使用以來,其技術發展一直未能突破瓶頸。

核能發電產生的能量,約有2/3流失,成為必須大量用水冷卻的熱能,發電效率並不好。此外,核能科技原本目標是透過廢燃料棒再處理、使用滋生反應爐等技術,充分利用核燃料以取得近乎源源不絕的乾淨能源。然而這方面技術從未成功,結果不只核燃料蘊藏的能源大多無法利用,且留下難以處理的放射性核廢料。

核廢料尚無永久處理方式,目前只能暫存。各國只有芬蘭宣稱找到適合永久儲存的場址,因為地質學家難以確認數萬年不變動的安全地層。至於其母國瑞典,由於地廣人稀,目前做法是找個偏遠村落用大筆回饋金讓居民接受核廢料儲存場址。

核廢料再處理不只無法解決問題,反而分離出鈽等核武原料,增加擴散風險。且核能發電意外頻仍,不是個安全的科技。核安意外遠比外界所知來得更多,除了少數重大核災被廣泛報導,其他不是媒體忽略就是當局刻意隱瞞。

車諾比事件發生,原本是檢討核能科技的契機。但西方核能業者有效發展出一套因應論述,將車諾比電廠「他者化」,宣稱那是共產蘇聯的落伍設計,西方核電廠則完全不同。

突飛猛進是假象
論述策略不只此端,當年核工界將核電廠分為三代:第一代是已經商轉應用的核反應爐、第二代是即將研發的滋生反應爐、第三代則是核融合反應爐。然而,後兩者的研發一直缺乏實質進展,遑論商轉。

核工界的解決辦法則是提出新的斷代法:將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電廠稱為原型第一代、1970年代迄今的現役核電廠為第二代,2000年之後設計改良的核電廠是第三代,目前則正在研發第四代先進反應爐。

侯榭流思認為新斷代其實只小改款,基本技術進步很有限,只是用來製造核電科技突飛猛進的假象。

綜合以上幾點,侯榭流思認為從科技史的角度,核能是個失敗的科技,卻成功透過論述形塑出未來科技的形象。

這樣的批判研究確實很有啟發性,拆解了核能的高科技迷思。但筆者認為,要理解核能產業的龐大影響力,除了分析其論述之外,還要深入探查產官學利益複合體的運作,乃至核武發展和核能工業之間密切的歷史關係,才能直指問題核心。

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